www.sihuangsilk.com
www.sihuangsilk.com
www.sihuangsilk.com
丝煌

从茶文化到丝绸文化(四)

http://www.sihuangsilk.com 发布日期:2012-05-10 访问数:2203【字体: 打印本页
    当丝绸在庙堂之高绽放绚丽光彩时,茶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了百姓生活。

    市井之地,不涉风雅。可茶叶这样的高雅之地,偏偏在市井之地生根开花。

    老舍名作《茶馆》,让人们知道,茶馆是旧京城三教九流聚集之所。你只要到了成都,就会知道,在无数的街头巷尾,茶馆是普通百姓必去之所。广东的早茶午茶习俗,也是市井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。在江浙沪,茶馆也是市民百姓必去之所,谁家的家务出了麻烦,要借助宗族或亲戚来摆平,也是去茶馆,吃“讲茶”。甚至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,都会沾一个“茶”字。连生活在高寒地带的人们,日常生活也离不开茶,从西藏的酥油茶,到蒙古的奶茶,几乎无茶不炊。

    这时的丝绸看上去,似乎像个超越凡俗的美女,只有让人仰视的份儿:身著罗绮者,不是养蚕人。

    但丝绸又是一位善良的美女,尽管身处豪门,却一直记着自己的平民身份,从来没跟自己的穷亲戚断了往来。

    在杭嘉湖蚕桑地区,一般的蚕农都是半年养蚕,半年耕作。半年土地的出产,供一年吃食,另半年蚕茧收入,则是全家的银钱开支之源。二者不可偏废,但百姓对蚕桑丝绸的感情,比对五谷要深厚得多。

    当年,在杭州这样的大都市,市民百姓穿绸著缎,也是习以为常的事。“都民仕女,罗绮如云”,丝绸是长久流行的杭儿风。乡下做粗活的农人,自然没有这样的好命,但他们的一生,也离不开丝绸。

    婴儿出生的时候,裹的抱裙、穿的衣衫,全是用质地柔软的绵绸做的。据说,未满周岁的男孩穿用秋蚕蚕丝缫织的绿衣裳,容易长大成人,长大后便是种桑养蚕的行家里手。

    婴儿长成能跑会跳的小孩子,穿着也少不了丝绸。每年过年,吃了年夜饭,孩子们会手提各式灯笼,玩点蚕花灯的游戏。

    孩子长大成人,定亲时,女方会送一张蚕种或几条蚕,当作信物,未来的婆婆,必定穿了红色的丝绵袄,来接这些信物,叫“接蚕花”。

    新娘的嫁妆也颇有趣,除了传统的各式丝绸衣物用具,还得送两株桑苗,一进男方家,就得栽下。

    新郎新娘在新婚这天的穿着,都离不开丝绸。特别是新娘子,满身凤冠霞帔,打扮得像高贵的公主。

    有些地方在新娘到婆家的第一年,会让新娘先养一张蚕种的蚕,她的养殖成绩,将直接决定她在村人心目中的地位。

    不论男人女人,年过四十,从这年开始,每十年就要做一次寿,这一天,老或是不怎么老的寿星,都会穿上绸衣、绸裤和绸面的鞋子,寿堂上会挂起大红的绸彩球。

    去世的时候,死者两只手心都会握一只蚕茧,亲属们会将一层层丝绵盖在他身上,盖得越多越风光。盖棺的时候,棺盖上要铺上红绸被面,有几个儿子就铺几条被面,有长孙的,还得再加一条……

    从生下来到活下去,再到离开人世,养蚕人的一生,都离不开丝绸。

    蚕在生命的轮回中,留下了丝,人们穿着丝绸,用着丝绸,品味着丝绸,也进入神秘的轮回中……

    文章来自:人民网-丝绸文化频道
分享到:
共有[0]条评论记录【我来说两句】
我要评论 | 称呼:(必填)
· 尊重网上道德,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。
·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。
·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。
文章搜索
关键词:
丝煌丝绸二维码
丝 煌 微 信 公 众 号
正品保证支持定做售后保保障支付保障
关于丝煌 | 免责条款 | 人才招聘 | 友情链接 | 网站地图 | 合作加盟 | 丝绸知府 | 联系我们 | 切换城市
Copyright 2012 sihuangsilk.com All Right Reserved 杭州丝煌丝绸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联系电话:0571-88324042 传真:0571-85789537 邮箱:sihuangsilk@163.com 浙ICP备12018226号-2 工商执照
杭州丝煌丝绸:http://www.sihuangsilk.com
 360网站安全检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