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丝经编织工艺
随着纬编真丝织物生产工艺的日趋成熟,为经编真丝织物的生产打下了一定的基础,尤其是原料选择和前处理工艺可为经编生产所借鉴。经编真丝织物具有机织物和纬编织物共同的优点,尺一寸稳定性好,覆盖性好。穿着舒适,富有弹性,悬垂性好,且品种、规格变化范围广,生产效益高,收效快,适用于内、外衣,尤其是夏季服装。真丝经编织物的出现为真丝开拓了新一代产品。
真丝经编的准备工艺与普通化纤丝经编的准备工艺相差甚远。其原因主要是经编编织时对生丝的柔软度要求高,而生丝具有一定的刚性、硬度。柔软性比较差。不太适应针织用丝的要求。因此,必须对真丝进行前处理。
真丝经编准备工艺主要包括原料的选择、泡丝柔软处理、络丝工艺和整经工艺。
根据经编成圈工艺的技术要求,桑蚕丝应具有较好的可编织性,即柔软性和均匀性等。因为在成圈过程中,穿入真丝的导纱针既要作针前、针背的横移运动,又要作针间的摆动,纱线主要呈弯曲状,线圈之间相互弯曲串套,故要求柔软性较高。
为达到上述目的,原料茧和经编用丝要满足以下要求:
1.对不同茧别缫制的桑蚕丝须进行机械物理性能检测,以挑选出柔软度较好的茧丝。从目前看,春茧丝的手感较粗糙,秋茧丝的手感较柔软(与丝胶含量、性质有关)。茧丝线密度细,茧粒附数多的生丝柔软度较好。
2.线密度要均匀。线密度偏差大是造成织物纵向稀路的原因之一,线密度越细,编织的织物密度越小,织物纵向稀路越容易出现。一般线密度偏差为1~2dtex,比纬编要求更高些。
3.对丝的清洁和洁净要求高。特别是大糙块,易造成整经断头,影响整经质量,造成绸面疵点。一般清洁需达到95分,洁净92分。这也比纬编要求高。
4.要有较高的耐磨性和抱合力。由于经编过程中,真丝与导丝机件和针的摩擦较严重,容易产生毛丝,影响织物效果。要求有较好的强力、耐磨性和抱合力,如44.4/48.8dtex(40/44旦)白厂丝,强力要达3.17cN/dtex,抱合100次。
总之,在原料选择中,要注意产地和季节、品种、线密度偏差和均匀度、清洁和洁净度、强力和抱合力等诸方面情况。 原料管理要做到:(1)定期抽样检查;(2)进行伸长、强力等指标测定;(3)原料要分档、分批使用,否则在整经和编织时将会造成色条和深浅档疵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