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村丝绸
周村的前身是商代的于陵侯国。据考证:于陵是中国桑蚕丝绸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,商代时已是重要的丝绸纺织中心,被称为“丝绸之乡”。汉代,全国共有从事丝织品加工的三服官两处,以于陵、临淄为代表的齐国就是其一,其产且占国内总产量的60%以上。
明末清初,周村的丝绸业更加发达,产品远悄新疆、内蒙古等地,有的甚至远销海外。据1936年出版的《现代本国地图》中记载:“周村丝织业之盛,所织绢、绉、绸、绫之属,称山东第一。”当时的民谣“桑植满田园,户户皆养蚕;步步闻机声,家家织绸缎”生动地描绘了周村丝织业的繁荣景象。
周村生产的线绨被面、真丝被面和软缎被面等丝绸产品,均具有花形大方、色泽鲜艳、质地坚韧等特点。尤其是高档被面,原料是桑蚕丝和人造丝,质地细腻、缎纹紧密、柔软有弹性,再根据原料的吸色性能进行两次染色,使缎面呈现出不同的色彩,可谓鲜艳夺目、富有变化。断面上所刺的飞禽、走兽、山水、花卉等均形象逼真、栩栩如生,其织作之精美确实令人叹为观止。